孤兒怨 女主角(熊孩子可以壞到什麽程度?這部《壞種》告訴你)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
在大多數人眼中,孩子是人類的未來和希望,與犯罪根本沾不上邊。
但不得不承認,在現實生活中,總會有那樣一群違背這樣傳統認知的未成年人。
我們將其稱為“熊孩子”。
他們不服從管教,不乖巧懂事,調皮搗蛋,叛逆自我。
有些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讓人惋惜不已。
2018版《壞種》
作為很好的素材,也為了警示世人,這些“熊孩子”也受到了不少導演的青睞。
比如說在《狩獵》裏,我們看到了一個年幼的小女孩如何用一句謊言毀掉一個男人的生活。
在《伊甸湖》裏,我們看到了一群缺乏管教的少年如何殘忍虐殺一對原本幸福快樂的情侶。
但要說最早以“熊孩子”作為反派的電影,還要屬1956年茂文ⷥ魯瓦執導的《壞種》。
2018版《壞種》
1956版《壞種》堪稱是未成年人犯罪題材電影的鼻祖,包括之後赫赫有名的《第39號案件》和《孤兒怨》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這部電影的啟發。
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也叫做《壞種》,但並不是1956版,而是2018年由羅伯ⷥ執導的翻拍版。
2018版《壞種》在某種程度上與《孤兒怨》非常相似。
不同的是,片中的“熊孩子”並不是一個身患疾病、身體永遠長不大的成年女性,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小女孩。
2018版《壞種》
這個名叫艾瑪的八歲小女孩,也許就是眾多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漂亮可愛,頭腦聰明,做事專注,成績優異,可以說各方麵都出類拔萃。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表麵優秀無比的小女孩,內心卻陰鬱惡毒,將周圍所有阻礙自己的人全部殺死。
最開始她的同學得到了獎牌,艾瑪覺得自己的東西被別人奪走了,於是為了奪回獎牌將那個獲獎的男孩推下懸崖。
老師埃利斯在得知了男孩死前見到的最後一個人是艾瑪時,被她在車上放置了一個馬蜂窩,因此出車禍身亡。
2018版《壞種》
後來家裏來了一個名叫克洛伊的新保姆,她對艾瑪的單身父親產生了特殊的情感,妄圖成為艾瑪的繼母,並且得知了她殺死同學的真相。
於是艾瑪下定決心,放火燒死了克洛伊。
這一樁樁發生在自己周圍的“意外”事件終於引起了艾瑪父親的疑心,他盤問艾瑪是否是她殺死了這些人,艾瑪對此毫不否認。
為了不讓女兒坐牢,父親帶著她去了湖邊小屋,可他漸漸發現艾瑪根本沒有悔改之心。
最終,當艾瑪發現父親背叛自己之後,在一番設計之下害死了父親。
2018版《壞種》
對於那些沒有接觸過這類電影的小夥伴來說,想必在得知了片中艾瑪的一係列行徑以後都會覺得難以置信。
一個孩子,一個八歲的小女孩,怎麽可能做出這樣慘無人道的事情來呢?
沒錯,作為一部電影作品,《壞種》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演繹和誇張的成分。
但在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有時更加讓人膽戰心驚。
2018版《壞種》
2003年6月30日,蘇格蘭年僅15歲的少年盧克·米切爾惡意謀殺了自己14歲的女友,手法之殘忍令人瞠目結舌。
當地警方花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搜集到足夠的證據,並於2004年4月14日正式逮捕盧克·米切爾。
2009年3月,美國16歲的約翰·凱特西斯殺害了47歲的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廣播電台記者喬治·韋伯,被害人身中50多刀身亡。
最終約翰·凱特西斯被控告為二級謀殺罪,判處25年有期徒刑。
2018版《壞種》
這些案件並非影視作品中的杜撰,而是現實生活中血淋淋的真相。
現在你還覺得未成年人與犯罪沾不上邊嗎?
小麥始終覺得,年齡與犯罪並沒有什麽直接關係,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性罪惡的一麵。
十幾歲的孩子,甚至是八、九歲的孩子,都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可這種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導致有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究竟是對是錯。
2018版《壞種》
有時候我們誇讚孩子總會說“你長大了”、“你真是個小大人”。
殊不知如果一個孩子做事沉穩,滴水不漏,連成年人都要自歎不如,那她還是個孩子嗎?
其實我更願意相信這樣的孩子是《孤兒怨》中身患垂體激素紊亂症導致身材矮小、一輩子也長不大的33歲成年女性埃絲特。
因為生理與心理年齡大相徑庭,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2018版《壞種》
說回這部《壞種》。
相信很多觀看完全片的小夥伴都會感歎“熊孩子實在太可怕了”,諸如此類。
但導演羅伯ⷥ是想讓我們知道“熊孩子”到底可以壞到什麽程度嗎?顯然不是。
所謂“性相近,習相遠”,人們的品性因為後天所處壞境和受教育的不同而大相徑庭。
在以前的同類型電影裏,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所作所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疏於管教。
而這部《壞種》中的艾瑪,則是因為父親的過分信任。
2018版《壞種》
首先要說艾瑪的父親的的確確是一個好父親,他與《伊甸湖》中布萊特的父母截然不同。
但正因如此,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的愈演愈烈。
很明顯,艾瑪是一個過分理性的孩子,她接觸並追求那些本不屬於自己年齡段的東西,就比如說她經常閱讀的那些書籍。
然而就連新來的保姆克洛伊都發現了艾瑪不對勁的地方,她的父親卻始終沒有察覺。
為什麽?如果不是因為粗心大意的話,就是因為過度信任。
他以為自己的女兒不會做出傷天害理之事,因為她隻是個孩子。
2018版《壞種》
而且艾瑪也是一個占有欲很強的孩子,她曾和父親說過自己非常想要獲得那個獎牌,並對此誌在必得。
雖然父親告訴她得不到也沒有關係,但卻在姑姑安吉拉麵前說她會得到那個獎牌,這更加堅定了艾瑪的決心。
他沒有告訴過艾瑪如果得不到獎牌該怎麽做,也沒有在艾瑪落選以後給予她安慰和關心。
這就導致了占有欲極強、行動能力極強的艾瑪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奪回獎牌。
2018版《壞種》
我們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但這並不意味著你隻要以身作則就能夠教育好孩子。
於此同時,溝通和交流也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時候你應該告訴她遇到這種情況該怎樣做,而不是任由孩子自己選擇。
疏於管教會害了孩子,缺乏溝通、過分信任也是如此,馬虎不得。
值得一提的是,1956版《壞種》的女主角帕特裏夏ⷩ瑩欥 也客串了這部電影,她飾演艾瑪的心理醫生馬奇。
馬奇的兩句台詞讓人不寒而栗。
2018版《壞種》
一句是:“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也這麽做過。”
另一句是:“實際上,和她聊天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
當然會想起小時候,因為帕特裏夏在1956版《壞種》裏飾演的羅達幾乎和艾瑪如出一轍。
人前乖巧懂事,人後卻將同學推入湖中,把房東推下樓梯,活活燒死家裏的清潔工。
兩版《壞種》女主角
總而言之,年齡不應該成為犯罪的保護傘。
家長更不應該因為自己對於孩子的教育缺失,變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幫凶”。
(本文由小麥看電影原創,如需借鑒,請務必標識!)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